位於深水埗區石峽尾的美荷樓,是香港二級歷史建築,經過一年時間再翻新後,美荷樓生活館現已重新開放,並舉行全新展覽,新增50至60年代生活場景,加入沉浸式互動數碼科技,將當時香港人經歷的貧困生活重現大家眼前。

2013年開放的美荷樓生活館,相信很多對香港歷史文化感興趣的人都參觀過,經過一年的翻新工程,美荷樓生活館新設「歲月留情」展覽,增添了更多五、六十年代香港基層的歷史文化展覽,並加入富趣味的互動數碼體驗,令訪客更深入了解香港的公屋歷史及市民當時的生活狀況。
當時的基層生活環境雖然簡陋,物質又短缺,但市民都有幸福快樂的一面,透過參觀展覽,大眾或可從中反思幸福的意義。
新增十大主題展區 呈現五六十年代香港基層生活

美荷樓生活館的地下展廳,新增了十大主題展區:大牌檔、街市、雜貨舖、制水、戲院、中西節日、涼茶舗、遊樂場、理髮店、童年遊戲等。展示「糴米」、「飛髮」、「擔水」、「食嗱喳麵」、 「彈波子」、「跳大繩」等,涵蓋日常生活、文化、娛樂等領域。
地下展館部份主題場景:


大牌檔名字由來有兩種說法,根據早年小販牌照政策,固定攤檔獲發大牌,流動小販則獲發細牌,固稱「大牌檔」。另一由來是檔位多是相鄰而排,所以又稱為「大排檔」。展覽亦展出大牌檔術語,例如靚仔、加底等,亦有當年的雲吞麵價格等。

除了重現雜貨鋪的模樣外,在未有計數機和電腦的時代,算盤是在雜貨店舖內常見的計算工具。

六十年代香港經歷過旱災,最嚴峻時每四天供水四小時,每家都總動員排隊取水,展區設有互動體驗,參觀者可試提起水桶樣本,感受當時的苦況。

六十年代未有免費電視出現之前,入戲院是大眾的普遍娛樂,展區亦展出手繪電影海報。

那年代的普羅大眾未習慣睇西醫,飲涼茶是較經濟實惠的保健方法,涼茶舖亦是街坊的聚腳地,有點像現在的咖啡店。涼茶舖提供的娛樂有電視、收音機及點唱機等。

在資源匱乏的六十年代,小朋友哪會有好多零用錢買玩具,但當年的孩童就可以發揮創意,自創及手製不同玩具,展區內的陳列櫃有手作玩具如紙摺玩具、橡筋繩,輕工業玩具如塑膠玩具、西瓜波等。

現時香港見到不少復古Barber Shop,其實早在六十年代就流行此類「飛髮舖」,展區內有當時展品如理髮凳、理髮工具、明星畫報雜誌等。
一樓展廳: 呈現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公屋生活
五十年代初,內地大量人走難來到香港,人口急速膨脹,由1945年的約60萬人,升至50年代初期超過200萬。當年大量新來港人士都住在山邊非法寮屋,區內夾雜小型工場,在1953年的聖誕夜,石硤尾有一戶居民打翻家裏的火水燈,引起火災,波及至石硤尾六村,受災人數超過五萬人,轟動全港。大火後一年之內興建首八座包括美荷樓在內的徙置大廈,成為香港第一個公共屋邨。

最初徙置大廈的廚房設在走廊,用木箱設置火水爐及其他煮食工具。

參觀著只要下載美荷樓生活館的手機應用程式,便可透過擴增實境(AR)、聲效,以親臨其境一般,去體驗當年的生活。

「五人單位」是按照美荷樓前居民范氏一家的口述歷史佈置。

五十年代的美荷樓沒有獨立廁所,居民要共用公共衞生設施,每樓層有男女各三個公共廁格和女浴室,廁所衞生環境差是可想而知的事,但另一方面,公共浴室洗衫和沖涼就是居民日常見面聊天的時間。

五、六十年代是戰後嬰兒潮,兒童學位嚴重不足,團體唯有利用徙置大廈天台開辦學校,天台每邊建有一個課室,中間為操場。參觀者可跟進體感互動遊戲來一起做早操,還會即場打分數。


到了七十年代,石硤尾邨各座大廈進行改建或重建後,居民整體生活質素獲得改善,有獨立廚房和廁所浴室,亦有水電供應。

展館內另有圖片展,顯示美荷樓近年活化的進程。美荷樓生活館恰如香港歷史的一個重要部份,值得大家去探索文化的根源。
想了解更多資料,可瀏覽美荷樓生活館網站及社交平台:
網站:www.yha.org.hk/zh/our-services/mei-ho-house-revitalisation-project/heritage-mei-ho-house/
Facebook: HeritageMHH
Instagram: heritagemhh
地址: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石硤尾邨41座YHA美荷樓青年旅舍地下
【癒文化】大坑火龍文化館開幕 | 疫下‧火龍驅瘟丨Linda Yau 邱蓮達
- 【癒生活】香港夜經濟丨情陷夜中環丨灣仔海濱藝遊坊、中環街市及藝穗會聯手出擊丨集藝術及娛樂連串活動
- 【癒玩樂】2023「國慶賽馬日」10月1日 沙田馬場丨表演項目包括著名男高音獻唱丨古藝市集丨VR從化馬場虛擬遊
- 【癒運動】TNF100香港越野跑挑戰賽再次開放報名丨發佈實地越野攻略 帶你翻越香港七大郊野美景
- 【癒生活】海港城LCX 「港式嚟場 HK Signature」丨結合懷舊香港與新元素丨8大本地品牌期間限定店及工作坊
- 【癒玩樂】「滙豐流動電競擂台」周末登陸銅鑼灣及旺角丨人氣電競角色cosplayers即場互動丨電競高手大對決
“【癒文化】深水埗美荷樓生活館重新開放,全新展覽復刻50至60年代香港基層生活面貌,反思幸福的意義” 有 2 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