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種閱讀人生」是香港公共圖書館六十周年主題活動之一,並拍攝了一連三集的主題短片,由60位愛書名人分享閱讀的美好時光。
閱讀有何用處?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答案,就正如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一樣的精彩,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為慶祝成立六十周年,籌劃「閱讀 / 生活再發現」(life/LIBRARY) 主題閱讀推廣計劃,特意推出主題短片「60種閱讀人生」,邀得岑珈其、李司棋、曾業喬(燒賣)、泰山、林耀聲、黃妍、陳詠謙、鄭詠詩、游欣妮、吳永順和靳埭強等60位來自不同年齡、界別和背景的愛書人、香港公共圖書館館長和故事大使,分別圍繞:「閱讀 / 生活日常」、「閱讀 / 創作靈感」和「閱讀 / 更多可能」等主題,分享如何把閱讀融入生活當中,善用閱讀啟發創作靈感,互動補足,再發現生活的更多可能。
李司棋讀到呈現畫面

第一集主題為「閱讀 / 生活日常」,請來20位愛書人大談閱讀在他們生活中擔當的不同角色,以及各人在圖書館的美好回憶。
心境年輕貼地的李司棋表示,她非常喜歡看歷史人物故事書,專心投入得就像有畫面一樣,司棋姐鼓勵人人就算再繁忙都應該安排多點時間閱讀,令自己安靜沉澱下來。
電視台選秀節目參賽者曾業喬(燒賣)則認為閱讀可以抗壓,她憶述小時候已很喜歡閱讀,那時由舅父帶她去圖書館,看到一些兒童書籍裏面有機關,一拉就有人型紙板彈起來,非常有趣。現在她喜歡看哲學書,生活中遇上不太明白的道理,就會看書找答案,哲學書更令她鼓起勇氣參加比賽。
兒童文學作家鄭詠詩表示,閱讀是一個不斷反思的過程,提供機會給我們以多角度思考,認清自己的想法。閱讀的目的不是要改變世界,而是令我們懂得擇善固執,不要被不斷轉變的世界改變。
泰山以閱讀喚醒腦袋


以「閱讀 / 創作靈感」為主題的第二集匯聚多位來自演藝、文化、設計、教育和體育界的嘉賓和學生,和大家分享如何以閱讀體驗人生、啟發創作靈感,運用閱讀和創意互動。
廚師、藝人及主持泰山就以閱讀來「喚醒腦袋」,他指出人們總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有限,但有些時候這個「有限」只是一時忘記,其實那些東西自己是知道的,閱讀可以幫我們喚醒記憶。
演員林耀聲則以閱讀來體驗人生,為他打開生活圈子以外的世界:「每讀一本書就像我演出的每個角色,經過吸收和練習,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靳埭強喜歡讀音樂家傳記和文學作品,他認為創作需要文化內涵,從小思的散文中的一句「無山見山,無水見水」,啟發他以「無中生有」創作出無限的境界。
岑珈其閱讀陪伴成長由衛斯理小說開始

第三集以「閱讀 / 更多可能」為主題,進一步探討閱讀如何融入愛書人的生活中,如創意萬花筒一樣創造更多可能性,建構人生。
岑珈其認為閱讀在他人生每個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從初次接觸衛斯理的小說開始,閱讀便陪伴他成長,並總會在他需要支持的時候出現。現在成為演員,閱讀賦予他很大的自信心,去接受每次表演的挑戰。
作家兼中學教師及圖書館主任游欣妮,就相信閱讀帶來無限可能,因為文字不但可以令她進入不同人的世界,聆聽不同的聲音,吸引她用廣闊無邊的想像力,代入其他人的經歷。
建築師兼作家吳永順除了喜歡接觸新事物外,也會看一些世界建築大師的書,深入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藉以建立個人對建築設計的態度,在建築項目上創造更多可能性。
60種閱讀人生: 三集已上載至香港公共圖書館YouTube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