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癒心靈】慈山寺的五個療癒心靈之處丨飛叔療癒

贊助商連結

作者: 飛叔

說入寺廟是一項療癒身心的活動,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有異議,但我認為要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該寺廟要夠清靜,因此,香港很多大型寺廟包括黃大仙、車公廟或寶蓮寺等,平日還勉強可以,每到大時大節時,就難以做到療癒效果了。

贊助商連結

慈山寺佛誕開放日丨附預約連結及交通安排


大埔有座慈山寺,聽說並不容易去的,既要預早至少一個月前在網上登記,又要限制人數,能夠去得到的人,應該都算是有緣人,幸好緣份終於來到我身邊了。

其實間中都見到有朋友在社交平台發佈去慈山寺的帖子,感覺這地方是一個面積頗大又不擠迫的地方,似乎適合來靜修的,一直都想去一趟,郤一直都沒有動力去報名,或者多得這個「飛叔療癒」專欄,讓我要定期找一些療癒方式去體驗,早前剛巧又見到有朋友去過,便的起心肝上官方網站登記,幸運地報到名,在二月某一個平日的下午,就終於有緣入到寺了。

交通提示

說慈山寺地點隔涉嗎? 對九龍市區人來說,是有點遠,但又未至於是山旮旯,從大埔墟火車站搭專線小巴可直達。給大家一個溫馨提示,其中一條直達門口的20T小巴每半小時才一班,而當日眼見頗多人排隊等候的,宜預早一點時間到達小巴站,而回程也是半小時一班,走的時候都要計時間。

請保持清靜

到訪當日還是正月,天氣算幾好,氣溫和暖,份外覺得心境清明。

入到寺廟範圍後,便見到「靜」字的牌,即是叫你收聲啦,唔該。

這裡的人流管制做得幾好,遊人雖然不能說很少,但又不過多,全程可以大步地行,完全沒有迫急的感覺。

或許因為遊人不多,覺得地方份外廣闊,更令人有種心曠神怡之感。

今次到訪目的是閒遊,亦發掘到一些真的令我感到療癒的地方,綜合成五個在慈山寺內療癒之處。

一樹一瓦

慈山寺依山建成,在整個寺廟設計上,建築跟自然很配合,樹木分佈得相當有序,亦修理得整齊而有美感,單是觀看樹木,已經很療癒了。

我很喜歡觀看傳統中式的磚瓦,最好在大雄寶殿門外望落去,便一次過望到廟宇頂的磚瓦跟樹木的和諧融合。

泛起了漣漪的水

寺內有好幾個水池,有標示該處的水不宜飲用,寺方也不建議大家用池水洗手。

池水就是其中一處療癒的景點,不妨靜靜地望著泛起的漣漪,水在不經意地流動,就像塵世間所有事物一樣,都是如水般不斷變化,但又生生不息,當你了解到這點之後,對世上很多發生的事就不會太容易動怒。

繞觀音菩薩行一

觀音立像是慈山寺整個建築群的中心,幾乎行去每個角落,都望到觀音像。

在每個不同地方,望到的觀音像都有所不同。

行到觀音像前,最好繞著觀音菩薩行一轉,步伐宜放慢,眼睛不必刻意定定地望著某個地方,亦不用思考太多,好專注地行,真的能夠感到內心平靜下來。

入廟觀佛像

跟香港其他寺廟不同,慈山寺的廟宇並非給訪客裝香的,而是作為觀賞及參透,大雄寶殿內有多座佛像,每座都有不同形態,適宜細心觀賞,當然不宜拍照,入廟亦是一個讓手機好好休息的時候。

參觀佛教藝術博物館

到訪慈山寺,還有一個我認為必去的景點,就是「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

入到去,首先要坐下看一段關於佛教歷史的短片,然後才進去博物館。

博物館內的珍藏相當豐富,從每一件展品中,除了欣賞不同年代的藝術風格外,亦透過作品而了解到人類歷史。

在眾多展品中,我最喜愛以上這個「佛陀的微笑」,專注地看著看著,令人感到心情開朗起來。

不枉此行

在慈山寺一遊,並非只得五個令人療癒的方式,其實還有一樣我想做但當日沒有做的事,就是找個位置閉目冥想,雖說寺內地方大,人流不少但還算多人,我覺得當日未算清靜到可以做修行,於是打消了冥想的念頭。

佛教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哲理,去寺廟就是一種對世事的參透,亦可以當成是一種文化藝術的深度遊。

其實不一定去要日本才可以禪修,今次去過慈山寺一趟,既達到療癒身心的效果,又欣賞非常珍貴的藝術品,真的不枉此行。


慈山寺參觀資料:

預約分個人及團體兩種,現時需要30日前往官網報名,只每日入場人數限制,並需要選擇日期及入廟時間,每時段額滿即止,到訪時需顯示確認電郵的QR Code及身份証才可進入。

登記網址:  https://www.tszshan.org/home/new/zh-hk/index.php#page_appointment

地址: 香港新界大埔普門路88號

交通: 大埔墟巴士總站乘專線小巴20T直達 (每30分鐘一班)


飛叔

香港飲食生活作家/資深Blogger Kelvin Leung「飛叔」,曾推出著作《吃破世情》。


如你喜歡此文章,請分享至: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