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癒健康】健康調查丨港人關注健康飲食及食品安全,夜市宜加入更多純素小食

贊助商連結

最新一份關於健康飲食的調查報告,發現健康飲食及食品安全為現時香港人關注的焦點,而大部份市民願意試純素版街頭小食,對純素的需要日漸增高。


素食的香港人越來越多,對純素食品的需求增多,對植物肉的接受程度日漸提高,全球領先的市場數據和分析公司凱度(Kantar)最近發布的《香港植物基食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可持續發展的推動下,植物基食品在香港蓬勃發展。

贊助商連結

出於健康考量選擇純素食品

調查報告指出,74%香港大衆消費者選擇純素植物基食品主要是出於健康考量,消費者亦很注重與食品安全相關信息的產品標籤,接近一半的消費者表示,天然無添加和可追溯來源的標籤能夠提高他們對純素食品的購買意願。

報告指出,當被問到在未來會考慮哪些純素食品,超過90%消費者對純素海鮮感興趣。加上近期日本排放核處理水事件引發了市民對海產食用安全問題和健康的重視。業界可以順應趨勢,開發市場上較罕見但潛力無限的素海鮮產品和菜式。


夜經濟加入純素小食

政府最近提倡的「夜經濟」中,夜市飲食是重要一環,唯現時大部分夜市的街頭小食普遍營養價值較低,吃宵夜也對身體負擔較重。

報告提出,業界可考慮在夜市推廣健康和低卡的純素替代品。報告顯示,這類食物在香港消費者中的考慮購買率很高,94%消費者也表示願意嘗試純素預餐和小吃,包括純素漢堡包、素炸春卷/蝦餅、燒賣、魚蛋和炸鷄塊等。


調查報告其他主要發現包括:

  • 部分消費者對植物肉存在疑慮,主要是因爲價格過高(53%)、不喜歡食品的味道與口感(32%),以及在市面上不容易找到(23%)。
  • 由於中西式快餐店、茶餐廳方便且價格親民,若能由這類餐廳推廣植物肉菜式,相信比較容易打破民衆對植物基食品昂貴且難找的固有印象。
  • 業界可考慮推出一些適合不同場景的食品,鼓勵市民把健康的植物基食品納入日常飲食,例如上班族的熱門早餐選擇 – 芝士三文治和沙嗲牛肉麵,分別有 25% 和 23% 消費者表示樂意嘗試其純素版。

凱度全球綫上調研部門 (Kantar Profiles’ division) 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徐誠輝 (Jeff Tsui) 表示:「疫情後市民對健康更加關注,植物基飲食概念在本地不斷發展。《香港植物基食品市場研究報告》為飲食業界提供了許多可行的見解,比如他們需要適應繁忙都市人的飲食場景,提供多元化選擇,吸引消費者嘗試植物基食品。此外,香港地處東西方的交匯點,曾以茶餐廳為本地代表引領飲食潮流,雖然如今越來越多港人北上消費,但融合本地口味的創新植物基菜式,未必不能重新帶領新的健康飲食風潮。」


如你喜歡此文章,請分享至: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