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油是廚房必備的烹調食材之一,無論怎樣少油,都總會有油在廚房,只爭在用哪種油來煮。消費者委員會最近測試50款食油,結果發現有47款(94%)食油樣本檢出1種或以上的有害污染物,當中4成(20款)檢出3種或以上的有害污染物。
消費者委員會從超市及百貨公司的食品部搜集了50款常見的食油樣本,涵蓋13類別,包括14款特級初榨橄欖油、2款橄欖油、2款牛油果油、3款椰子油、2款茶花籽油、2款葵花籽油、2款米糠油、2款葡萄籽油、3款粟米油、6款芥花籽油、1款大豆油、6款花生油,和5款調和油。測試項目涵蓋各樣本的食物安全及營養素含量,並比較其營養標籤的準確度。
報告中值得關注的是,近6成(29款)樣本檢出基因致癌物環氧丙醇,當中2款樣本的含量超出歐盟標準;另有2款樣本檢出基因致癌物苯並芘,其中1款的檢出量亦超出歐盟標準;此外,有1款樣本的塑化劑檢出量超出食安中心的行動水平和歐盟上限。
總括而言,測試中只有3款樣本,完全沒有檢出污染物,情況雖不理想,但卻顯示,在生產食油過程中,要做到不含污染物並非不可能。
鑑於食油是每日烹調必備的食材,生產商有責任確保食油的品質和安全,和避免含有有害的污染物,以保障消費者的健康;此外,測試中各食油樣本,對健康有益及有害的不同脂肪酸的比例亦各有差異。
食油中的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壞膽固醇水平,並有助控制體內好、壞膽固醇的水平。
以每100克計算,測試中,以茶花籽油、橄欖油和特級初榨橄欖油3個組別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平均含量最高。
至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則以葡萄籽油、粟米油2個組別及大豆油樣本為最高。
椰子油的脂肪酸含量和營養值一直具爭議性,是次測試顯示椰子油不論在單元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均為各組別中最低(3.8克及2.0克);儘管不含反式脂肪酸,其飽和脂肪酸平均含量卻是眾多組別中最高(86.8克)。
飽和脂肪酸含量方面,以平均每100克計算,緊隨椰子油的,分別為調和油及米糠油;而含量最低的組別,是芥花籽油和葵花籽油。各樣本中含量最高(87.8克,1款椰子油)及最低(6.2克,1款芥花籽油)相差約13倍。
除椰子油外,特級初榨橄欖油組別的平均反式脂肪酸含量接近0,以每100克計算,14款樣本中只有1款檢出微量(0.1克)反式脂肪酸;而橄欖油、牛油果油,以及芥花籽油組別的平均含量亦較低;反之,平均含量較高的分別為大豆油樣本、葡萄籽油和粟米油組別。全部樣本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樣本,分別為1款粟米油和1款大豆油(1.0克)。

消委會建議
- 應減少攝入含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避免令體內壞膽固醇水平增加。其中反式脂肪酸更會降低好膽固醇水平,對健康影響比飽和脂肪酸更大。
- 高溫煎炸食物時,消費者應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食油,因為它在高溫下較穩定;若選低煙點食油進行高溫烹調,會釋出大量油煙,長期吸入會影響健康。
- 煙點均等於或高於200°C的食油,較適合高溫油炸或烘焗;而低於180°C的,則適合製作沙津。
- 無論選用任何種類的食油,都應該減少以高溫多油的方法烹調食物,以保障健康。
- 選擇食油須留意包裝上的資料,和揀選營養值較高的產品。
- 適時轉換食油種類,以吸收均衡營養。
- 可使用不粘煎鍋煮食,並減少食油用量,和盡量縮短高溫烹調的時間,減少油煙產生。
訂閱全文:https://ccchoice.org/549oils
“【癒健康】消委會報告: 慎選食油!50款樣本逾9成檢出有害污染物 近6成含基因致癌物 好壞脂肪酸比例及營養值要瞭解!” 有 2 則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