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癒文化】香港設計中心「常行」設計展覽一月移師PMQ元創方,加入8位新一代本地設計師作品,舉辦免費公眾工作坊

贊助商連結

香港設計中心(Hong Kong Design Centre)旗下公眾平台「設計光譜」(Design Spectrum),繼12月在中環街市舉行首階段展覽後,即日起至1月29日移師往PMQ元創方舉行常行設計展覽第二階段,並加入8位新一代本地設計師海報作品,共展出50多件作品,繼續和公眾「常行」!


香港設計中心(Hong Kong Design Centre)在今年慶祝成立二十周年,以「設計‧構建可持續社區」為主題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旗下平台的「設計光譜」(Design Spectrum)於12月假中環街市舉行第一階段的「常行」設計展覽已圓滿結束,第二階段亦已正式進駐中環PMQ元創方,於即日至2023年1月29日期間繼續舉辦「常行」設計展覽。

贊助商連結

展覽活動揀選的50多個設計項目,大部分都是來自香港的設計,它們跨越世代、空間,服務不同階層;不論立足於個人或社區的思想、創意及交流面向,均以「有形」展品,呈現背後珍貴的「無形」價值。


【癒文化】香港設計中心「常行」設計展覽,50多個跨年代的設計展品,探討可持續概念,中環街市及PMQ分兩階段舉行


8位新一代本地設計師海報作品進駐

於PMQ元創方的第二階段展覽,除了延續較早前於中環街市的展品,海報展更注入新動力,策展人邀請了8位新一代本地設計師加入,包括: 杜翰煬、黃嘉遜、伍啟豪、陳嘉杰、董繼謙、元金盛、黃偉晴、張少寶。

他們以「可持續」為創作概念,全新設計8張海報,回應今天地球正面對的問題,並與早前來自12位資深設計師的海報作品互相呼應,一同展出。

這些海報橫跨上世紀70年代至2022年的今天,展現了設計師以獨特的洞察力,回應污染、資源短缺等社會議題。參觀者同時可一窺近數十年來香港設計界的逐漸成熟、一路前行的過程,從中思考可持續發展之議題,將可持續的想法成為日常習慣,與他人一同常行。

展覽共展出50多件展品,讓公眾慢慢欣賞及感受香港設計界如何推動社區前進,以及於一個城市發展的意義。

8位設計師新展品

《彳亍之有效》杜翰煬

《彳亍之有效》杜翰煬
彳、小步也。亍、步止也。行,人之步趨也。

《Develop : Destroy》黃嘉遜

《Develop : Destroy》黃嘉遜
努力興建,盡情破壞 。

《綠花紙》伍啟豪

《綠花紙》伍啟豪
是認證,還是漂綠的花紙?

《一切污染的源頭》陳嘉杰

《一切污染的源頭》陳嘉杰
一切污染的源頭就在鏡子裡面 。

《最後的禱告》董繼謙

《最後的禱告》董繼謙
一幅螳螂祈禱的畫像冰冷地掛在藝術館牆上…這個在生態平衝中的扮演重要角色的昆蟲已消失。人類的行為造成眾多物種滅絕,如果我們能早點聽到螳螂的吶喊和祈禱,或許下一代就不用在藝術館中認識大自然。

《尊重》元金盛

《尊重》元金盛
據說廣島經歷原子彈浩劫後,最先長出的生物是松茸。真菌微少卻擁有能孕育也能瓦解世界的能力,我們也一直作客於它的領域中。對萬物抱持謙卑,真誠地尊重不同,就是「環保」。

《搓波》黃偉晴

《搓波》黃偉晴
靈感沿自「♻ 循環再造標誌」,以流動的球體代替箭頭,其中創作了不同疑似在推搪責任的說話。在環保議題上,良好的循環是各盡本份,而不是把責任「搓嚟搓去」。

《不可回收》 張少寶

《不可回收》 張少寶
不是所有東西都能被回收,包括那些被污染過的環境


免費公眾工作坊 體驗設計與可持續之關係

展覽期間將設多場公眾導賞團、工作坊和設計師分享會等活動,包括與新裝如初及味道圖書館合作,以觸覺及味覺等多元感觀體驗為公眾帶來衝擊。

另設由設計師劉紹增帶領的親子環保工作坊,刺激參與小朋友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引導他們思考如何延展物件的用途,改正對廢物的觀念。

「常行」展覽資料:

日期:即日至2023年1月29日

地點:中環PMQ 元創方 HG10-HG12 & HG19

時間:11:00-20:00

收費:免費入場

查詢:info@designspectrum.hk/3793 8479

Facebook/Instagram:designspectrum.hk

活動詳情及報名工作坊:www.designspectrum.hk/tc/activities-programmes/


如你喜歡此文章,請分享至: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