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 colored building

【癒健康】新冠疫情丨研究顯示香港人正改變如何適應對新冠疫情的態度,但身心健康比以前差

贊助商連結

最近一項針對香港人對新冠疫情態度的研究顯示,香港市民正致力恢復日常生活,但是身心健康郤較以前為差,而大部分受訪者擔心會有新的未知疾病在香港蔓延。


九月份發佈的一份健康調查結果,揭示第五波疫情以來市民對2019冠狀病毒病的認知和取態。調查結果反映香港市民對如何適應疫情下生活的態度出現轉變,並致力恢復日常生活。調查結果亦顯示,三分之一曾經染疫的受訪者的身心健康均較以前為差。

贊助商連結

此項研究由宏利香港委託YouGov在2022年8月下旬對1,020位18歲或以上的人士進行了調查,當中一些發現值得我們注意。


港人正致力適應疫情下的生活: 近半數人不介意外遊

aerial view of city buildings
Photo by Patricia Lazaro on Pexels.com

研究顯示受訪者對如何適應新冠疫情的態度正出現轉變,當中有30%的市民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出外旅遊,及有45%的受訪者表示害怕受感染已不再是令我停止與親戚朋友見面的原因,並且已恢復正常的社交生活

是次調查在香港於2022年9月26日取消入境強制隔離措施之前進行,調查顯示若撇除回港隔離的要求,有49%的受訪者表示不介意到那些採取「與新冠病毒共存」政策的國家旅遊。


新冠疫情影響身心健康 尤其年輕人

儘管2019冠狀病毒病早於2020年初已在香港爆發,調查顯示新冠疫情至今仍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研究顯示,33%感染過該病毒的港人以及36%尚未染疫的港人在精神健康方面都比以前為差。調查結果亦顯示,新冠病毒為年青人帶來負面影響,35歲或以下從未染疫的人士當中,有48%承認其心理健康變差。受訪者表示其身體健康也受到影響,曾染疫的人士當中有33%承認其身體健康變差,而從未染疫的人士則有26%表示其身體健康比以前差。 


受訪者擔心長者及幼童受到傳染  多加注重個人衛生

調查亦顯示,大多數受訪者仍然對新冠疫情感到憂慮。在受訪者當中,有61%擔心長者及幼童受到感染,62%擔心2019冠狀病毒病所帶來的長遠健康影響。由於擔心染疫,約四分之三(74%)的受訪者繼續保持嚴格的個人衛生。許多受訪者都多加注重個人衛生,例如經常清洗或消毒雙手(59%),消毒家居(46%),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病徵的人士(46%),並進行更多快速抗原測試和核酸檢測(47%)。此外,38%的受訪者避免去人多擠迫的地方或活動。


【癒健康】唔好少理腦霧丨報導指新冠肺炎康復者超過兩成人有腦霧,一文睇腦霧症狀及改善方法!


對「長新冠」後遺症的認識仍然不足

就長遠的健康影響而言,82%的受訪者擔心「長新冠」後遺症,但只有27%認識有關症狀。與2022年初發表的《宏利亞洲康健調查》相比,當時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長新冠」後遺症明顯缺乏了解,只有15%的受訪者表示聽過有關症狀,可見市民現時對「長新冠」後遺症的認知程度正慢慢提升。

大約三分之二曾染疫的受訪者表示曾出現過「長新冠」症狀(當中女性 (61%)比男性 (39%)多),有接近一半(45%)的受訪者表示仍然受有關症狀影響。最常見的「長新冠」後遺症狀包括呼吸道、認知功能和心理方面的病徵。    


對日後其他疾病更加關注

woman having video call in home office
Photo by Ivan Samkov on Pexels.com

港人擔憂的不僅僅是新冠疫情。當被問及其他疾病的嚴重程度時,有76%的受訪者表示沙士最為嚴重,其次是伊波拉(71%)、猴痘(63%)、瘧疾(60%),之後才是2019冠狀病毒病(58%)。

此外,有84%的受訪者擔心日後會有新的未知疾病在香港蔓延。

以上資訊來源: 宏利香港 / 美通社


【癒心靈】好治癒Whole Wellness丨6個小練習 助你日常與焦慮和平共處


如你喜歡此文章,請分享至: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