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癒健康】調查顯示第五波新冠疫情下,香港人精神健康每況愈下!

贊助商連結

第五波新冠疫情持續中,不少港人對精神健康感到困擾,本地精神健康註冊 (S88) 慈善機構(91/16471)Mind HK早前發表了調查報告,顯示在疫情底下,港人精神健康有每況愈下的趨勢。


Mind HK於今年3月3月17至29日期間委託社會政策研究(SPR)有限公司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以隨機抽樣的形式訪問了1,000 名香港成年人,以了解疫情對整體香港市民精神健康的影響,以及在第五波疫情期間有關精神健康支援的使用狀況。數據亦有進行加權,使其符合香港人口實況。是次調查由何鴻毅家族香港基金資助。

贊助商連結

近年香港整體的精神健康水平一直也令人擔憂,而疫情亦將精神健康危機的嚴重程度放大,強調了採取更多行動的必要性。

Mind HK 研究指出:

  • 38%(37.7%)的受訪者表示,自 2022 年 1 月起,其精神健康狀況轉差
  • 近 56% (55.6%)的受訪者在世界衛生組織五項身心健康指標(WHO-5)中得分低於 52 分(滿分為 100 分),代表其整體精神健康狀況屬於「差」的狀態
  • 根據抑鬱徵狀自我測量表(PHQ-9),近一半(49.4%)的受訪者反映輕至重度抑鬱徵狀,其中 19.2% 更出現中度至重度抑鬱徵狀
  • 41.3% 的受訪者在焦慮徵狀自我測量表(GAD-7)中反映輕至重度的焦慮徵狀,其中 13.7% 更出現中度至重度焦慮徵狀

香港的公共精神健康危機顯然而見。社會亦應將其放在首位,著手應對當前危機。

不同環境、社會以及個人因素都會影響精神健康狀態轉差。

Mind HK 大使 Annissa 分享道:「被告知必須長期留家並限制你所有社交活動,這對於一位曾患上社交焦慮和抑鬱症的過來人來說是一個既舒適又頭痛的枷鎖。舒適是因為這讓你有了一個合情合理、而全世界都認可的理由或藉口減少社交活動,坦然成為一個內向的人;而讓人頭痛的是,過份『舒適』就是會增加焦慮的情緒。」

造成精神健康惡化的原因有許多,其中包括近日第五波疫情與相關的社交距離措施。自 2022 年 1 月起,對市民的精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主要因素包括:

  • 擔心家人或所關心的人感染新冠肺炎(64.2%)
  • 對檢疫和隔離感到焦慮(63.7%)
  • 不能如常與其他人見面(61.5%)
  • 不能如常外出(60.4%)
  • 被確診新冠肺炎(包括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結果人士)(55.2%)
  • 不能外出運動(55.1%)

就調查所用量表的初步數據分析顯示,學生、25-34 歲的青年、65歲或以上長者及家長較容易受近日情況而導致其精神健康狀態轉差。結果反映出學生、青年和家長出現令人堪憂的抑鬱和焦慮徵狀程度;而對比其他年齡層,長者的整體身心健康水平亦明顯較差。

除此之外, 48.6% 曾被診斷精神疾病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從未向任何人透露過其狀況,這亦展示了社會圍繞精神健康的污名問題依舊持續。

研究結果亦反映了社會缺乏網上及低收費的專業支援去應對日漸上升的精神健康服務需求。受精神健康困擾的受訪者表示,一些令其難以或抗拒尋求協助的主因包括:缺乏可用的精神健康服務(61.7%)、害怕在診所或醫院中感染病毒(56.2%)以及醫院看診輪候時間長(54.8%)。其他重要原因更包括經濟顧慮(52.1%)以及不知道在哪裡尋求幫助(49.4%)。

Mind HK 行政總裁兼臨床心理學家 Dr Hannah Reidy 表示:「是次研究結果令人擔憂,但遺憾的是,這並不令人驚訝。我們的數據顯示,近一半香港成年市民正出現抑鬱症的臨床徵狀,逾半市民表示其精神健康狀況欠佳。透過這些數據,我們能清楚地看到香港目前的精神健康實況。疫情本身是一場身體健康危機,然而其影響卻不僅於此——它亦正嚴重地影響我們的精神健康。作為社會一份子,我們需要多出一分力協助彼此:展開有關精神健康的對話、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適切資源,尋找及給予支持。如果你正出現精神健康困擾,請謹記,你不用獨自面對。」

Mind HK 相信,疫情為社會帶來的曙光,是社會開始關注與談論「精神健康」,為大眾提供一個正視自己的感受與情緒的理由。機構將繼續按市民需求,推出更多有關精神健康的支援計劃、資源與服務,竭盡全力為本地市民提供有效而可靠的精神健康支援。

更多資訊可瀏覽 Mind HK官方社交平台@hongkongmind(Facebook)和@mindhongkong(Instagram)。

如你喜歡此文章,請分享至:

【癒健康】調查顯示第五波新冠疫情下,香港人精神健康每況愈下!” 有 1 則迴響

發表迴響